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国智慧农业快速发展。在政策引领与规模经营趋势下,常用环境类农业传感器、农业遥感技术、农业无人机、农业大数据与智能算法等智慧农业技术研发应用取得了进步,部分产品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为促进其快速发展,应在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加强政府支持。统筹各类资源,加强政策扶持,突破重点核心技术,实现自立自强。围绕农业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实施一批智慧农业重大项目工程,加强智慧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总结经验,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与经验。
二是制定相关资金补贴政策。鉴于农业的社会公益性、生态区域性、高度分散和个性化特点,可以对智慧农业技术产品研发和应用主体给予政策性补贴,减免以智慧农业为核心业务的企业税收,减免农村地区互联网接入和数据传输通信费用。
三是加强技术标准与检测平台建设。依托联盟、协会等团体和组织,快速建立数据、产品、市场准入等团体标准,并积极推动国家和行业标准建设。建立国家和行业认可的第三方产品、技术检测平台。
四是建立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农业数据具有比较庞大、分散、复杂等特点,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农业数据的收集和整合,并在一定范围内按流程开放相关数据,建立共享机制。对于进入国内市场的外国企业,应要求其产品提供数据接口标准。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农业与信息多学科交叉人才,建议教育机构在高校研究生课程中开设智慧农业相关课程,鼓励信息领域人才进入农业领域开展相关科学研究与应用推广。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建设一支懂技术会操作善管理的智慧农业推广队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以智慧农业为表现形态的农业智能革命已经到来。智慧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对农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声明: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本平台将更正来源或者删除该文。